今年高考考场外,一位环卫工妈妈与儿子相拥而泣的视频上了热搜,正能量满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的传承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而人活在世上活的就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患了重病的人,眼看治不好了,可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精神不倒,结果出现了奇迹。一位和我工作几十年的同事的母亲,今年92岁了,患有血液病而且是晚期,她自己并不知道病情,每天开开心心的,如今还健在,这也许就是精神的力量。
那什么是精神?精神是一个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灵魂、心理现象的名词,包括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也可指宗旨、主要的意义,以及表现出来的活力和有生气的状态。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就是这个状态,要想有这个状态,首先得有意识和观念。哈耶克曾说:“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正是传播新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极少数思想统治的。然而,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者,都遭受过社会的偏见和不公。但正是这些所谓偏执的有思想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清醒者,是现实问题的第一反思者,他们不在乎旁人的误解,也不会在乎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一个人内心的丰富,足以弥补物质的匮乏。环卫工妈妈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过多安慰和鼓励儿子,一切都在母子相望的眼神中。那瓶一块五的矿泉水是妈妈给儿子最好的礼物。穷人家的父母只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从来不过多关注那些不实用的,这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如今环卫工妈妈明确表态不需要社会赞助,多好的母亲,这就是自强不息,这就是厚德载物,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环卫工妈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何学习、怎么学习是每个人都应认真思考的话题。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单位,你的成绩或业绩如何,都不应放弃学习。人一旦停止学习,就会变得愚昧,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处理棘手的问题。进入社会后,要学习人情世故,只有懂得了人情世故,才能生存下去。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一项技能,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这就是学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生的伙伴。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将来才能遇到了不起的自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由精神想文明而思民族,进而读懂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信念、胸怀、气节风骨,使我们活出精气神来。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东瑞煤业)